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趋势的加强,以及高层建筑和多层住宅的普及,地下室这一特殊空间的开发利用,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建筑物地下室存在普遍的渗漏水现象,致使地下室应有的功能得不到较好的发挥。本文将结合笔者亲临的几个工程实例,就地下室渗漏的特点,产生原因,防止及治理所用材料和工法等进行论述。
1 地下室常用防水材料
地下室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无机类堵漏材料、有机类堵漏材料、刚性堵漏材料、柔性堵漏材料、直接堵漏材料,也有采用压力注入到结构内部的材料。
2 主要的防水工法
211 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的无机多孔复合材料,尽管如此,在材料和施工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改善内部孔结构可以制成具有相当抗渗能力的混凝土,完全可以阻挡地下水的侵入。混凝土内部存在的通孔和因收缩引起的裂缝是实现结构自防水的大敌。在材料方面,通过优化配比设计,使用减水剂和补偿收缩外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微孔的结构,防止收缩裂缝的出现。在施工方面,通过加强震捣或改善震捣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起到提高抗渗性能的作用。
212 外防水
防水层位于结构层外侧,为迎水面防水,又分为以挡土墙为防水层的先施工法(即外防内贴法) 和以结构混凝土为防水基层的后施工法(即外防外贴法) 。
用于外防水的施工工法有:
(1) 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
(2) 非硫化橡胶防水卷材冷粘法;
(3) 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
涂膜法;
(4) 防水砂浆法;
(5) 无机渗透性防水材料涂布法;
(6) 膨润土防水等特种防水法。
213 内防水
内防水主要是以结构混凝土内表面为防水基层,常用的方法有防水砂浆抹面法和无机渗透性防水材
料涂布法。
214 施工缝、变形缝及穿管部位的防水。
3 地下室渗漏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产品说明及相应技术规程要求,做到细心选材、精心施工,完全可以防止地下室渗漏现象的出现。但是,由于水文勘查与实际情况不符,设计人员不了解材料特性引起的设计不合理,施工时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以及对地下室渗漏认识不足,致使建筑物的地下室渗现象屡有发生。我国地下室防水采用外防水的居多,在一些重要工程上往往采用结构自防水加外防水的双保险的做法,地下室之所以渗漏都是由于外部防水层失效,结构混凝土本身又存在疏松、裂缝等缺陷,加上施工缝、变形缝等细部防水没做好而引起的。通过对数十项地下室渗漏的治理,我们发现地下室渗漏主要有以下几个部位。
311 侧墙、底板漏水
主要是结构混凝土本身存在疏松、蜂窝等缺陷,外防水失效后,地下水突破外防水层,从结构混凝土这些缺陷部位进入地下室。具体表现为较大面积的洇渗,其中常常分布多处出水量较大的涌水点。
312 变形缝
在工程治理中,发现变形缝(包括沉降缝、温度缝和抗震缝等) 渗漏现象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有(1) 止水带埋设不当,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止水带没有固定好,或者振捣时把止水带移位,压扁,扭曲,有的止水带的两端或部分没有打在混凝土内部,更有甚者没设止水带。(2) 虽然设置了止水带,但是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好,由于止水带周围混凝土不密实,造成包裹止水带两端的混凝土呈疏松状而出现漏水。(3) 止水带本身材质不合格。
313 施工缝、后浇带
由于地下室混凝土工程量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留下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有时遇到特殊情况或意外情况,不得不停止浇也会留下施工缝和冷缝。由于振捣作用,表面往往出现浮浆,强度相对较低,如果不清理干净或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就会成为防水薄弱点。为防止大面积混凝土由于收缩而出现裂缝,往往在设计指定的位置预留一定宽度的后浇带。后浇带常常是在两侧混凝土收缩基本稳定后才开始施工,由于新老混凝土收缩值的不匹配,其界面出现裂缝,成为渗水的通道,后浇带外的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剂的用量应严格控制。用量过小起不到补偿收缩的作用,用量过大,往往会矫偏过枉,引起挤压裂缝。另外,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及其配筋在施工时受到蹋踩破坏而影响连接。
314 底板及侧墙裂缝
由于地基不稳,设计不当及养护不利等原因,底板及侧墙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往往在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以后才出现,而且有不断发展的趋势,现有的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材料都很难抵抗这种裂缝引起的破坏。
315 穿管
地下室与外界管网的连接较多,墙上穿管部位的处理是防水的重点,有些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伴随有震动和高温,使管道周围刚性防水材料疏松碎裂,柔性防水材料因热老化失去弹性而出现漏水。
316 预埋件的根部
由于使用的需要,地下室的侧墙及底板往往有各种预埋件,这些预埋件尤其是金属件,由于锈蚀膨胀,使其周围的混凝土疏松。尽管未穿透墙或底板,但有着“引狼入室”的作用,水就沿着铁件缝隙进来。
317 建筑物的散水功能没有做好,致使雨水倒灌入地下室,有时地下室的采光井防水、防雨措施不当也造成雨水沿着窗而渗入室内。
4 地下室渗漏治理工程的特点
无论是采取外防水,内防水还是结构自防水,渗漏都表现在地下室的内侧,渗漏治理的工作面都为潮湿的结构混凝土内表面。
411 渗漏治理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1) 绝大部分的防水工法对基层的干燥度要求严格,潮湿的基层不利于材料的粘接,应选择适合于潮湿基层的防水材料及工法。
(2) 防水层做在背水面上,承受水的压力,单纯的卷材防水,涂料防水以及砂浆防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极有可能起鼓、剥离,因此应以结构止水为根本。
(3) 地下室外部的水呈连续分布,某个部位的漏水点被堵住后,由于水没有出路,水压增大,有可能在另外某个相对薄弱的部位出现新的漏点,如果不做好全面计划,往往会边堵边漏,难以收拾。
(4) 地下室内部,特别是有些地下室内,常常有设备,管道在运行,施工场地狭小,通风不良,属于小面积防水施工。在选择材料及工法上,应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如有毒溶剂) 、实际操作空间(喷灯热融人不宜太近) ,尽可能减少施工用料及施工材料的运输。
(5) 地下室外部的水具有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如地下室水位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地下供、排水管道的破裂等突发事件引起的地下室不正常变动,在进行渗漏的治理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以免在工程保证期内因上述原因而出现再渗漏现象。
(6) 地下室内部防水层上往往要做装修,选择防水材料和工法时应考虑防水层与装修层的界面连接以及保证防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散发异味。
(7) 某些地下渗漏现象是由于地基不稳定或不均匀沉降造成的防水层失效,结构出现裂缝引起的,如不先解决这些问题,再好的防水材料也难以抵抗这种裂缝引起的破坏,只能是浪费。
(8) 地下室漏点的分布,出水量的大小,渗漏形式千变万化,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412 地下室防水工程的主要工法及材料
41211 化学灌浆法
常用的为憎水性聚氨酯灌浆料,主要成分为含异氰酸根的聚氨酯预聚体。与水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不溶于水的高分子凝胶。由于生成二氧化碳发生体积膨胀,使浆料向更细的裂缝处渗透,从而起到堵漏的作用,可在潮湿工作面上施工,施工性、经济性好,无论是漏水途径明确的部位,还是漏水途径不明确的部位,都能取得良好的堵漏效果。
41212 填塞堵漏法
主要采用速凝砂浆,可在潮湿工作面上施工,施工性、经济性好,但施工经验非常重要,对于漏水途径不甚明确的部位无效。
41213 防水砂浆抹面法
主要材料为无机防水砂浆和聚合物防水砂浆,适用于水压不大的表面洇渗治理以及堵漏施工后的补充防水,经济性、施工性好,但是对于出水量较大的涌水无效。
413 地下室渗漏治理技术的主要内容针对上述特点,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防水工法的特征、适应性、经济性和防水可靠性,确定最佳防水工法和施工方案,是地下室渗漏技术的主要内容。